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降本增效在行动
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风神股份一项目
获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
图片新闻
温县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三型”园区
佰利联
荣获威士伯新业务最佳贡献奖
“创新中国行·焦作站”活动启动
中原内配两项新产品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三型”园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詹长松

  寒冬已至,可在温县产业集聚区海旺弘亚商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近日,当记者走进该项目时,但见焊花闪闪、机器轰鸣,施工人员穿梭其间,一片忙碌的景象。

  “全体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施工,明年1月16日要全面建成开业。”海旺弘亚商务中心项目总监张功卿说。据了解,这是一个集餐饮、住宿、商务、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也是该集聚区致力打造服务型园区的具体举措之一。

  温县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3年。近年来,该集聚区大力发展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投入16.8亿元,实施了路、电、气、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时,该集聚区围绕“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保姆式”的目标,切实为企业提供前期审批“一条龙”,中期建设“全方位”,后期投产“经常性”的优质服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软、硬环境建设,形成投资“洼地”和创业“宝地”。截至目前,该集聚区建成面积9.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31家。今年1~10月,该集聚区51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7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温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三型’园区,从而提升其综合竞争力。”该集聚区副主任焦海东说。何谓“三型”园区?他解释为:生态型园区、科技型园区和服务型园区。  

  “建设生态型园区,我们信心十足。”汽车平稳地行驶在温县产业集聚区内的纬一路上,该集聚区办公室主任王欢指着不远处正在进行园林养护的工人说:“那是新蟒河大堤,不久前我们刚刚完成了绿化一期工作。”据了解,新、老蟒河从温县集聚区内川流而过,该集聚区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规划的水系全部完成后,老蟒河上将形成150米宽的水面,新蟒河上将形成200多米宽的水面。

  建设科技型园区,温县产业集聚区更是得天独厚。“我市走出去的5名院士,全都是温县人。”焦海东颇有几分自豪地说。7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郭东明代表大连理工大学与福沃重工签订了院士工作站共建协议,与中科富兰特签订了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协议。8月19日,全国首家“咸味食品香精院士工作站”又落户河南京华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有了这2个院士工作站,温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型园区的底气更足了,实现了从“招商”到“选商” 的转变。结合自身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强势产业,该集聚区还招来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企业,如总投资11亿元的麦格里生物科技园、总投资11元的祥曌精密薄板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金德福食品项目等。

  “有了好的环境,客商愿意来,但要让人家真正留下来,还要在服务上下大功夫。”焦海东指着即将投入使用的集聚区管委会大楼说,“各个行政机关都会入驻,实行行政服务联审联批制度,为客商提供更加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温县产业集聚区可谓用心良苦:每季度举办一次银企洽谈会,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与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连续8年开展了工商营业执照年检活动,为区内企业集中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