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岳静)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一大早,武陟县谢旗营镇蒯村村民薛小玲就忙活开了,洗衣服、洗菜、擦洗门窗,接着自来水管流出的汩汩清水,她感慨道:“以前两天放一次水,现在打开水管就能用,真是方便。”
能随时用上自来水,不仅是薛小玲,也是蒯村全村人多年的愿望。如今,随着安全饮水工程1月15日正式通水,全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夸赞这是村两委送给群众的一份新年厚礼。
蒯村地理位置较偏僻,全村1050户近4000口人,由于村庄面积大,村里原有3眼配套机井为群众供自来水。随着村庄扩大、饲养户增多,加之机井老化、水位下降,服务30多年的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五六年来,只剩一眼机井为村里群众供水,供水也由一天一次改为两天一次定时供水,以致每户都要配备水缸或者储水罐以及用来抽水的小水泵。因为吃水困难,村里60%的家庭都在自家院里打了30多米深的小自备井。村民们遇上红白大事、修房盖屋,都要提前大量备水。能随时用上自来水,成了村里群众的奢望。去年,蒯村新一届两委会班子组建后,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吃水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经过积极争取,在县水利部门和谢旗营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7月份,安全饮水项目获批,10月份开始打深水井、开挖水沟。
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春节前让群众随时吃上自来水,村里多方筹集配套资金20多万元,动用了两辆挖掘机和两辆铲车同时作业,村党支部书记董小桂和村委会主任董长军带领村干部配合清障、敷设水管。今年元旦过后,水井试压,1月15日实现全天24小时供水。
1月25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67岁的村民董增正欣喜地说:“现在水压挺大的,二楼顶上的太阳能都可以直接供水。这水管一接通啊,俺家就把小水泵撤下了,用了七八年的储水罐也该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