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体育课以田径运动为主,而课外活动和社会体育以球类运动为主,即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内容不一致,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不协调,这一矛盾造成学生难于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学校体育课应以球类运动为主。
学校体育以田径运动为主,主要是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锻炼过程比较枯燥,不容易培养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而球类运动要求动作快速、多样,有进攻,有防守,有技术,有战术,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大脑综合分析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课间操以毽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和篮球等球类运动为主,学生会兴趣大增,在熟悉球性、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同时,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
学校应充分利用空地,建设一些篮球、羽毛球、排球和足球场地。体育教师可以进行复式教学,例如一个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篮球,另一部分学羽毛球。
教育部门应加强办学督导,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身体一个小时,定期举行球类比赛;星期天和节假日学校体育设施应对学生开放;严格三好学生和先进学校评选标准,把体育成绩优秀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先进学校的必要条件。这样可以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视体育。
学生从小开始系统学习球类技术,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巩固球类技术,节假日自觉锻炼,每个学生就有可能拥有一些球类运动特长,并终身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自然而然地为全民健身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