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大指公司研制生产的6米宽幅造纸机转速达每分钟1500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武陟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提升大景观
武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嘉应观、妙乐寺塔是其标志性文化符号。借助这些品牌影响力,该县分别从做大景区、做强品牌、做精线路、做出影响、做好效益五方面入手,来盘活旅游文化资源。
通过市场运作参与旅游资源开发,该县全面启动了两大景区建设,投资29.1亿元的嘉应大观园项目、投资6.43亿元的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投资10亿元的鑫居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万佳汇国际商贸博览城项目均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目前,武陟正在积极开发散落于全县各个角落的文化资源,旅游转型提升的步伐越来越快。去年,该县游客人数达到280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超过2.3亿元。
完善大交通
武陟地处郑焦晋洛新“米”字形结构中心枢纽,该县精心编制了交通发展三年战略规划,计划新修改造干线道路150公里,打造出一横三纵国道、七横七纵省道、“回”字形城市环线、纵横交织县乡道路,构建起对接周边、城市环线、贯通八区、密织乡村的大交通网络。
目前,桃花峪黄河大桥已建成通车;郑焦城际铁路进入静态验收阶段,即将开通运营;S104绕城环线、郑云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武陟即将正式进入省会“一刻钟经济圈”,郑焦融合先行区的战略地位将更加显著。
广纳贤才
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武陟实施人才培育战略的重要理念。去年,武陟县出台了《武陟县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武陟县人才培训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吹响了人才培育战略的冲锋号。
针对高层次人才,该县设立了“突出贡献人才奖”“优秀人才奖”,表彰奖励创新创业人才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政府每年还要拿出3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该县已实现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四连冠”。
在焦作市首家引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黄河交通学院,依托其人才技术优势,武陟建立了郑州日产实训中心和对口人才输送基地。国药容生落户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随之而来,一下子为武陟带来了6名博士、1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145名研究开发人员。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70人次,收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10多个领域高层次专家900余名。
开放奏“强音”
大招商促进大开放。武陟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去年以来,全县15个乡镇办事处、59家县直单位先后开展了三批集中外出招商活动。
该县独创分块招商、归口洽谈、前置评估、集中签约、分批开工和后期跟踪六步招商工作法,围绕不让项目在用地环节遇麻烦、不让企业人员在办理手续中奔波的“两不”服务理念,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七个一推进”“套合管理”“一站式服务”“重点项目全程代办”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专业、全天候”的高质量“保姆式”服务,全县上下营造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开放的武陟引来了一大批企业前来入驻。以郑州金桥白鸽为龙头的磨料磨具产业园、以瑞光印务为龙头的创意印刷包装产业园、以国建机械制造为龙头的黄河粮油机械产业园和以宏基重工为龙头的矿用机械产业园相继落户武陟。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引进承接郑州产业转移项目434个,占项目总数的63%。去年,该县共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达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