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去年以来,市工商局以深化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深化改革中服务发展,在加强监管中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河南省打击传销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20余项。
稳妥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市各级工商部门积极落实改革任务,推进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地生根”,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自去年3月1日以来,全市新登记企业3948户,注册资本(金)15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61%和217.11%。为此,市委书记孙立坤在该局呈送的《焦作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情况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焦作工商工作成效显著,应予肯定,请按国家、省政策要求,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市工商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6项,取消行政服务事项2项,保留市本级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4大项50个小项。清理后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共计减少了62%,承诺时限压缩了70%以上。同时,经市政府批准,该局增设了行政事项服务科,实行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负责制,审批人员和审批项目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
全力实施商标战略。去年,全市完成了“雪莲”“尼罗河”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武陟县、博爱县、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的推荐工作,认定河南省著名商标52件,是历年来认定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注册商标8528件,同比增长9.6%;拥有驰名商标9件,较2013年增加3件,增幅达50%;拥有著名商标147件,较2013年增加21件,增幅达16.7%;拥有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去年10月1日,该局正式实施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工作,改企业年检为年报公示,积极构建以信用公示、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同时,各级工商部门积极扩大社会知晓面,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培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培训企业商户24800余家,引导企业履行公示义务,诚信自律经营。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已有7457家企业进行了年度报告公示,公示率达38.12%;已公示个体工商户14323户,公示率达22.49%,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突出重点领域消费维权。该局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围绕化肥、农药、钢材、水泥等重点领域,在全市开展了中原红盾整治流通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集中行动,查处无照经营、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类违法案件1496起,获得了省工商局的通报表彰。同时,该局继续深入推进五大类重点商品和服务专项整治,抽检各类商品426批次,查处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46起,做到了集中整治举报有音、监管有痕、办案有果、查处有力。2014年,全市12315和消协组织累计受理消费者申(投)诉1263件,已处理1236件,办结率97.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践行群众路线取得成效。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局紧紧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确立了“‘一学三促四抓’,建设人民群众‘三满意’工商局”的工作重点。在工作特色上,该局全力打造“服务发展、中原红盾、消费维权、工商窗口、清廉红盾、机关服务”6个品牌;在工作安排上,该局紧盯“领导、窗口、基层”3个重点;在工作推进上,该局突出领导表率,亲力亲为,带头查摆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群众观点入脑入心,思想作风得到转变。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党组对梳理出来的问题“拉单子”、建台账,按照一项任务、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原则,一项一项整治,一项一项突破。同时,该局严格按照市委“五个一律免职”和“六条红线”要求,及时开展了建章立制相关工作,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向求实求效、真抓实做转变。该局第一环节群众评价工作5个方面10项评价内容满意率均为100%;第二环节群众评议工作3个方面8项评议内容中,除了边学边改情况满意率为92%以外,其余7项均为100%;第三环节群众评判工作2个方面6项评判内容满意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