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269人参加中招考试,16人过焦作一中分数线,40人过焦作一中分配生线,焦作一中升学率15%。今年中招成绩一出,市道清中学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家长和学生的感谢信纷至沓来: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学校和老师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让我们感动……”
“感谢老师的一路守护、全力付出……”
一所生源平平的学校,学生的课业成绩却逐年攀升,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市道清中学党支部书记刘建中说:“苦练内功为学校积蓄了腾飞的力量。”
了解这所学校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1923年,焦作扶轮学校在焦作创建,这所由交通部创建的学校就是道清中学的前身。2004年12月,学校整体移交我市。
2008年下半年,我市对教育资源进行大整合,道清中学撤销高中部,接收市外国语中学初中部,变成纯初中学校。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积极争取下,市道清中学改造项目被列入我市重点工程,全体师生搬出道清中学原校区,暂时借用道清小学的一幢实验楼开展教学工作。
借地办学,优质生源纷纷转走。学校一个年级十几个教师挤在一个狭小的实验室办公,有的连作业本都没地方放。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道清中学领导班子及时进行战略调整,沉心静气练内功,抓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该校提出了“出名师、办名校”的奋斗目标,制订了道清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着力在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上下功夫,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尽快站稳讲台,市道清中学把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把为青年教师找师傅、请师傅选徒弟,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几年来,10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都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带徒”组合,师徒间互相听课、共同研讨,老师为徒弟指点迷津、评析现象,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启迪徒弟,而青年教师特有的工作激情也感染着他们的师傅。
教学的核心是课堂,在新教师快速胜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为了使所有教师尽快提高综合素质和课堂效率,市道清中学每学期都在全校开展全员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公开课、过关课、示范课,点出不足,帮助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这样的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让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有新理念的青年教师共同促进,在传帮带中彼此提高,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教师们在鞭策中蜕变,在讲台上实现成长。
在利用内部资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该校还投入大量资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着力为教师的专业培训开辟“绿色通道”。近年来,该校先后组织教师到天津、安徽、山东、北京、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学习培训,促进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想、专业素质的提高。
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2011年,该校从全市教育质量奖表彰会上捧回了“教育质量进步奖”。2012年,伴随着市道清中学迁入新校园,该校加速教学改革,为三年后的腾飞积蓄力量。市道清中学省市骨干教师不断涌现,如今已拥有高级教师25名,中级教师39名,省、市级骨干教师23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