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焦作市心脏诊疗中心的作用,通过强强联合,独立完成了一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也充分标志着我市心脏外科在微创化、技术化进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来说,只有就近采取多学科联合的治疗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为此,前不久,在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的组织带领下,该院组织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郑海军、二区主任高爱玲,心胸外科主任董晓龙、任安立等专家,成立了焦作市心脏诊疗中心。该中心采取多学科协作、整合医学的模式,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这是我市在当前形势下,对提高心脏疾病的救治率而采取的一项有益探索,对我市心脏病的临床诊疗具有里程碑意义。
日前,一位53岁的男性患者因冠心病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区住院治疗,在郑海军和副主任晋辉、医师刘静的精心诊治下,病情逐步稳定。住院期间,这位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脉三支病变,右冠闭塞,前降支重度狭窄。随后,该院多位专家对患者进行了会诊,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转入该院心胸外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董晓龙决定在手术中同时为患者实施大隐静脉采集手术。该手术因创伤小、美观、术后生活基本无影响等优点,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国外很多医院都已经开始推行腔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手术,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医院也开始逐步实施此类手术。董晓龙在意大利进修学习期间,曾深入接触过这项技术。
手术中,在麻醉科主任张占军、医师周华的配合下,由董晓龙主刀,医师陈新涛、周冬冬协助,成功完成了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以及腔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据悉,这两例手术在我市均属首例。
据介绍,近年来冠脉搭桥手术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以往的手术中,作为桥血管使用的大隐静脉采集创伤较大,切口往往由踝关节延至膝关节以上,切口长度为30厘米至50厘米,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腔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只需要在患者的膝关节内侧切开一个3厘米左右的口,踝关节内侧或髋关节内侧切开一个5毫米的口,即可完成大隐静脉的采集工作,基本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及日常生活,同时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需求,是一项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另外,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每年实施心脏手术约300台,其中冠脉搭桥术占到了大多数。以往该科多是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冠脉搭桥术或在外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市心脏诊疗中心成立后,在该院心内科、麻醉科、ICU南区等科室的通力协作下,心胸外科可以完全独立实施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