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一个早晨,龙源湖公园一阵悠扬的歌声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循着歌声走近一看,只见一位老人正在神采飞扬地演唱俄语版《喀秋莎》。面对围观的市民,老人唱得更加起劲了。
这位老人名叫魏光宇,现年68岁,是博爱县二中的一名退休英语老师。“退休后我便开始自学俄语,在家里用电脑下载《喀秋莎》视频,一句一句跟着学习。”说起自己学习俄语的经历,魏光宇打开了话匣子。
“1961年,13岁的我跟随支援油田建设的父亲来到大庆。当时大庆所有中学要求在校生学习俄语,我也就‘入乡随俗’,开始学习俄语。”魏光宇说,“读高中时,由于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我改学了英语。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学习的俄语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总想着有时间一定要把俄语重新捡起来。”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点燃了魏光宇学习俄语的热情。一天,退休后的魏光宇翻阅报纸时,无意间看到河南电视台在筹办“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活动的消息。但是仔细一看活动细则,发现主办单位在郑州、开封等多地设立赛区,却没有在焦作设赛区。魏光宇很是不解,便致电河南电视台提出设立焦作赛区的建议。经过沟通,河南电视台欣然接受他的提议,并鼓励其参与焦作赛区的筹办组织工作。
魏光宇对此欣喜万分。“我不仅要筹办活动,还要报名参赛,放歌赛场。”魏光宇说。于是,当年61岁的魏光宇借助少年时的一点俄语基础,开始重新学习俄语。为了练习俄语歌,魏光宇学会了上网。“我从网上下载苏联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视频,然后照着视频从单词发音到句子衔接,一个词一个词模仿。晨练时,跟着随身听播放的俄语,锻炼语音;走路时,跟着手机播放器中的俄语歌伴奏小声练习。”魏光宇说。与此同时,他还帮助主办方收集比赛资料、联系比赛场地、张贴活动海报,号召焦作的俄语爱好者积极参赛。
就这样,3个月后,“中国人唱俄语歌”焦作赛区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的魏光宇完整准确地演唱了俄语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时,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年过花甲的魏光宇在人群中显得非常独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参赛热情。“虽然在那场比赛中没有取得好名次,但是能够参与整个活动我已经很满足,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俄语的决心。”魏光宇说。
从那以后,魏光宇便开始系统地自学俄语。没有俄语课本,他就从网上下载各种俄语学习视频。从字母、词汇到语法,他整理了密密麻麻二三十张8开纸的学习笔记。除此之外,魏光宇还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早晨5时30分起床背诵单词,白天跟着网上视频自学2个小时,晚上完成相关练习。“那时,即使走在路上,嘴里也在默念俄语单词,仿佛回到学生时代,越学越起劲。”魏光宇说。
如今几年过去了,魏光宇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当中,他不仅自己学习俄语,还带动身边人一起学习。近日,魏光宇正在指导我市一家民间舞蹈团体排练俄语版《喀秋莎》,并通过网络积极联系俄罗斯民间组织,期望促成焦作与俄罗斯的民间文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