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政府服务品牌
本周我市无明显降水 周初和周末有冷空气
各地报告多起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专家提醒:无须恐慌注意防范
老大娘送锦旗
图片新闻
雾霾频发,我们这样保护健康
爱唱俄语歌的老人
焦作日报天天读
我还需要赡养父亲吗
招标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唱俄语歌的老人

作者:本报记者 赵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冬日的一个早晨,龙源湖公园一阵悠扬的歌声引得市民纷纷驻足。循着歌声走近一看,只见一位老人正在神采飞扬地演唱俄语版《喀秋莎》。面对围观的市民,老人唱得更加起劲了。

  这位老人名叫魏光宇,现年68岁,是博爱县二中的一名退休英语老师。“退休后我便开始自学俄语,在家里用电脑下载《喀秋莎》视频,一句一句跟着学习。”说起自己学习俄语的经历,魏光宇打开了话匣子。

  “1961年,13岁的我跟随支援油田建设的父亲来到大庆。当时大庆所有中学要求在校生学习俄语,我也就‘入乡随俗’,开始学习俄语。”魏光宇说,“读高中时,由于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我改学了英语。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初学习的俄语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总想着有时间一定要把俄语重新捡起来。”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点燃了魏光宇学习俄语的热情。一天,退休后的魏光宇翻阅报纸时,无意间看到河南电视台在筹办“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活动的消息。但是仔细一看活动细则,发现主办单位在郑州、开封等多地设立赛区,却没有在焦作设赛区。魏光宇很是不解,便致电河南电视台提出设立焦作赛区的建议。经过沟通,河南电视台欣然接受他的提议,并鼓励其参与焦作赛区的筹办组织工作。

  魏光宇对此欣喜万分。“我不仅要筹办活动,还要报名参赛,放歌赛场。”魏光宇说。于是,当年61岁的魏光宇借助少年时的一点俄语基础,开始重新学习俄语。为了练习俄语歌,魏光宇学会了上网。“我从网上下载苏联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视频,然后照着视频从单词发音到句子衔接,一个词一个词模仿。晨练时,跟着随身听播放的俄语,锻炼语音;走路时,跟着手机播放器中的俄语歌伴奏小声练习。”魏光宇说。与此同时,他还帮助主办方收集比赛资料、联系比赛场地、张贴活动海报,号召焦作的俄语爱好者积极参赛。

  就这样,3个月后,“中国人唱俄语歌”焦作赛区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的魏光宇完整准确地演唱了俄语版《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时,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年过花甲的魏光宇在人群中显得非常独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参赛热情。“虽然在那场比赛中没有取得好名次,但是能够参与整个活动我已经很满足,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俄语的决心。”魏光宇说。

  从那以后,魏光宇便开始系统地自学俄语。没有俄语课本,他就从网上下载各种俄语学习视频。从字母、词汇到语法,他整理了密密麻麻二三十张8开纸的学习笔记。除此之外,魏光宇还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早晨5时30分起床背诵单词,白天跟着网上视频自学2个小时,晚上完成相关练习。“那时,即使走在路上,嘴里也在默念俄语单词,仿佛回到学生时代,越学越起劲。”魏光宇说。

  如今几年过去了,魏光宇的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当中,他不仅自己学习俄语,还带动身边人一起学习。近日,魏光宇正在指导我市一家民间舞蹈团体排练俄语版《喀秋莎》,并通过网络积极联系俄罗斯民间组织,期望促成焦作与俄罗斯的民间文艺交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