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首届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家乡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持之以恒练拳方能体会发力
跟着陈照森学太极拳(六)
王希富:把传承太极重任担在肩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拜祖大典 将于每年10月3日在陈家沟举行
太极名家张保忠公益培训 引来各地“铁粉”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希富:把传承太极重任担在肩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武术名师王希富在习练拳术。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他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武;青年时邂逅太极,为得太极真谛,他拜访多位名师,苦练拳法;他痴心传承,致力太极拳的推广与传播,浙江、福建、广州等地都留下了他传拳的踪迹。他就是中国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武术名师王希富。

  王希富1954年出生于我市的一个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练八段锦、大洪拳、九节鞭等武术,后又随哥哥习练擒敌拳、伏虎拳、形意拳等拳种。“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一员,父亲希望我能够学习太极拳,传承太极拳。”王希富说,从1979年开始,他先后跟随张喜堂、冉广耀、吴修保、杜天贞等多位名师学习太极拳,并拜王西安为师,拳技得到了快速提高。

  “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内催外,这里面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太极拳看起来软绵绵的,但在发力和走劲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王希富说,在王西安的悉心指导下,他对太极拳拳理及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拳技日益精湛。同时,王希富也开始积极参加各类太极拳赛事,多次力拔头筹。

  2005年,王希富参加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得拳术类(陈式太极拳)和器械类(陈式春秋大刀)比赛两枚金牌;同年,王希富在海南国际太极拳健康大会上荣获陈式太极拳比赛第二名;2007年,王希富在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获得陈式太极拳比赛银牌;2009年5月,王希富在厦门海峡两岸武术大赛上荣获陈式太极拳比赛金牌;2009年,王希富在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上获得陈式太极拳比赛金牌;2011年8月,王希富参加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得陈式综合太极拳比赛金牌;2012年9月,王希富参加厦门国际武术大赛,获得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比赛金牌;2013年,王希富参加新加坡国际武术大赛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比赛,荣获金牌。

  从1995年开始,王希富开始从事太极拳推广。他先后在市东方红广场和人民公园教授陈式太极拳。2003年7月,王希富受山东省莱芜市莱钢集团鲁南矿业公司邀请教授陈式太极拳,该公司干部职工跟随王希富习练一段时间后,彻底改变了对太极拳的看法,许多肠胃不好、精神不振的职工自从习练太极拳后,肠胃得到改善,睡觉也不再失眠,工作时精神倍增,跟随王希富学拳的人越来越多。

  2006年,王希富经友人推荐到浙江省温州市传授陈式太极拳。2007年,王希富又来到福建省石狮市,教授陈式太极拳。王希富的学员第一次参加2009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举行的海峡两岸武术交流大赛,便获得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2枚;2009年8月,王希富组织学员参加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共获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10枚;2014年12月,王希富带队参加广东省普宁市太极拳交流活动,共获金牌12枚。

  30多年的传承路,王希富的学员上至白发老人,下至6岁顽童,受聘单位20余家,为太极拳的传播普及倾尽心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