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武陟县高度重视,全面安排,迅速行动,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强化组织,迅速动员部署。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宣传指导组、扶贫指导组、党建指导组、政法指导组、民生指导组“一室五组”,分别由相关县委常委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出台《“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在武陟电视台等媒体开设“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专栏,根据活动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制订宣传方案,积极营造浓厚氛围。
——强化措施,落实目标任务。该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圆满完成“五个不发生”总目标。
在抓稳定、促和谐方面,组织40名县级干部和129个县直单位分包全县15个乡镇(街道)和347个行政村,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排查、大化解、大评查”活动,县级干部和各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公开接访、定期下访、无访约访,每周至少1次到分包乡村走访,各乡镇(街道)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每天报送不安定因素排查、案件化解等情况;开展治安隐患排查走访活动,组织干警、治保主任、村街巡逻队和联村包户干部,持续开展排查,确保出现问题第一时间预警、掌控、上报、处置;开展集中巡防活动,在乡镇(街道)组建专职巡防队伍,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织密视频监控网络,在原视频监控网络的基础上,对城区4个街道所有村街进行视频密化,其他11个乡镇密化村街按照不低于总村数三分之一的要求,覆盖所有村级群众工作站和“一村一警”警务室;对村级综治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347个村的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和法律服务联系点已全部建成。
在抓整改、保安全方面,组织各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54家,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601处;对排查发现的隐患,由县安委会下发《督办通知书》,相关县级干部牵头,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各单位“一把手”向县委递交《安全生产目标保证书》,并实行“日排名、周通报”制度,每天在微信、短信等平台公布进度排名,每周以简报形式在全县通报。
在抓环保、创环境方面,召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暨三秋生产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出台“1+8”系列文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政府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环保部督查巡查协调保障领导小组,下设1室5组,对照整改标准,逐项逐条落实;突出控烧、控尘、控煤、控排、控油、控车“六控联动”,看死盯牢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和重点企业,杜绝焚烧秸秆现象,落实建筑施工单位“六个百分之百”和“两个禁止”要求,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对“散乱污”企业按照“两断三清”的要求清除,对不作为、不能为的干部进行追责,通过施重典、下重手,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抓党建、夯基础方面,组织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结合实际,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和详细的评分细则,目前15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完成观摩评比活动;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共排查确定35个软弱涣散村,每个村由一名县级领导分包,驻村第一书记、脱贫责任组成员作为软弱涣散整治主要力量,全程参与整顿,同时,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逐村分析研判,“一村一策”制订整治方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出台《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并落实驻村第一书记“一记、一卡、一账、一查、一会”制度,同时,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主题,加强扶贫蹲点日督导,规范扶贫蹲点日工作流程,扎实推进活动开展;加大村霸整治力度,先后召开3次“村霸”整治工作联席会,排查涉及“村霸”线索45起,已办结38起,核实定性8起,其中刑拘6人,1起正在移交司法机关,1起由县纪委正在查处。
在抓扶贫、惠民生方面,开展慈善扶贫,专门出台《慈善扶贫资金使用指导意见》,确保不低于50%的慈善资金用于扶贫;开展医疗扶贫,探索推行“3+1+1+1”模式,“3”即困难群众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3个“1”即中原农险保障、民政大病救助、慈善大病救助,通过4次报销,加上民政救助、慈善救助,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医疗的大病“兜底”;创新联系制度,推行“双联双帮”帮扶机制,每月第二周的周六,县级干部带队、各级各部门干部参与,按照全县每月确定的帮扶主题、具体任务,全县120个县直单位、2057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对接帮扶,同时,确定每周二为全县“扶贫蹲点日”,组织开展好送温暖、保安全、改善居住环境等集中活动,落实好行业帮扶举措;落实政策项目,对照扶贫政策“一口清”和扶贫项目“一站式”办理的要求,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印发宣传册2.8万余份,联合各行业部门举办政策宣讲培训班126场次;开展健康医疗帮扶,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1117名贫困患者制订医疗服务方案进行服务;开展教育扶贫,分别对各个学段的建档立卡学生1859人,发放生活资助费或救助金120余万元;推进产业扶贫,出台产业扶贫和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方案,明确发展特色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扶贫重点,探索推进创业帮扶、合作社+贫困户帮扶等8种帮扶模式,配套出台产业扶贫基地建设标准和支持政策。
——强化保障,压实各级责任。该县从工作机制、督导检查、纪律作风方面压实责任,确保活动成效。坚持“周碰头、月汇报、双月观摩”的工作机制,县委每月听取一次县级领导联系结村和活动整体情况汇报,丰富活动内容,压实活动责任;根据情况不定时组织县级干部集中下乡督导,同时,把“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年终目标考核范围;与各单位签订党的十九大期间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县纪委、县委组织部把活动中的干部作风问题作为重点,对进村入户虚、假、走形式,尤其是对工作不负责任、影响安全稳定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冯振乾 郭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