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新时代,新作为。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能从“芝麻企业”逆袭为“中国氟谷”,正是坚守了“创新转型一直在路上”的发展理念,这也是其发展壮大的内因,而良好的发展环境则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外因。
新时代,新契机。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多氟多的弯道超车,就在于其抓住互联网思维这个“牛鼻子”,让“互联网+”成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多氟多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无机氟化工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电池及材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多氟多在奠定新材料优势地位后,又强势进入动力锂电池制造、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域,将产业链上游优势向下游扩展。在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看来,企业持续创新、务实转型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世江认为,多年来,多氟多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创新。他说,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在于创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多氟多产品都是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从新材料到新能源,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走过了一条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为主线的道路。在我们国家7大新兴产业中,多氟多从事了3个,就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李世江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行动纲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他希望矢志创新的多氟多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全面、客观的思维解决问题,高效推进多氟多从氟化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伟大事业。
4月12日,和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对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重组,营业执照变更于当日完成,这是多氟多对外有序发展、完善产业布局、实现“硅”达五洲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宁硅业正式成为多氟多的一员。
多氟多与宁波电子重组中宁硅业意义重大,不仅标志着企业“硅”达五洲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抓住了进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历史机遇。李世江说,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兴事件刺到了国人的痛处,这对多氟多来说是一个机会,多氟多有责任为国家新材料的安全作出贡献。多氟多要继续加强半导体级四氟化硅、硅烷、多晶硅在半导体工业上的研发应用,同时要将硅烷产品进一步延伸,探索生产纳米硅粉在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上的使用,不断提高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为国家半导体工业作出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市开始了第一轮转型之路,其中,作为电解铝企业重要供货商的多氟多,在氟化铝和冰晶石方面发展成为全球企业龙头。一组数据说明了多氟多的地位:目前,多氟多在冰晶石全国市场占有率为60%,已连续15年全国出口量第一;而氟化铝全国市场占有率为35%,连续10年全国出口量第一。
在第一轮转型中,以氟化工立于潮头的多氟多,新的挑战接踵而来。而随着国内电解铝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氟化铝和冰晶石的产能过剩问题随之突出,转型的难题再一次摆到了多氟多的面前。
在日本考察时,六氟磷酸锂进入了李世江的视线,因为当时有业内专家对他说:“把氟元素研究透了,产品不应该论吨卖,而应该论斤卖。有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材料叫六氟磷酸锂,是氟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每吨价格高达100万元。这种生产技术被日本企业垄断,我国完全依靠进口。”
李世江和他的科研团队用了8年,埋头研究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首创以无水氟氟酸、工业碳酸锂的新材料路径,实现产品到工艺的全面自主化。产品从年产2克、2公斤到2吨、20吨、2000吨,到目前多氟多已经具备了年产600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商。
李世江自豪地说:“大家都会用到锂电池,而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是用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来做电解质的。可以说,六氟磷酸锂的低价时代是由多氟多开启的。”而这项科研成果,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借六氟磷酸锂这个突破口,抓住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重大机遇,多氟多连续攻克了电子级氢氟酸、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锂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关键技术,并在2015年收购了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随后拿到了工信部两款新能源汽车公告,样车接连下线。2016年,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的“一带一路”项目、“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中原经济区电动汽车“摇篮工程”正式开工。
“多氟多从氟化工出发,研究了氟、锂、硅三种元素,应用于铝电解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光伏电池,构成了新能源制能、储能、节能三个要素,最终研究车身轻量化、动力电气化、整车智能化的新能源三大技术,形成了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以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采访中,李世江用创新的语言讲述了多氟多的创业故事,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多氟多方案”。
多氟多转型升级的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运营理念转型。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都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氟多提出的“24字管理方针”和“三智工程”以及正在建设的大数据中心,都是基于硅基文明下的数字化转型和运营理念转型的重要战略部署。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为员工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撑,而是对人、财、物、信息流的统筹管理。对内是信息的数据化和流程化,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流程、固化流程,让公司系统资源信息集成,实现公司整体信息化,让企业运行更顺畅。对外是公司响应“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的根本性转型;运营理念转型就是以价值为导向、以市场为指引、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实现增效为目的的思维转型。每个阶段的管理转型,最终都要转化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和持续生存能力上。在精准分工基础上,多部门的横向沟通和协调是运营的显著特点。用互联网、职能管理解决矛盾、安排计划,真正做到多维管理、互联互通,推动企业产业链建设。
创造价值是融在多氟多人骨子里的。李世江说,一切不以效益为目的的管理,都是伪管理。企业战略再好,如果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转到盈利能力、生存能力上,都是虚而不实的伪战略。数字化转型、运营理念转型,是多氟多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多氟多管理层正把主要精力放在运营上,增强担当意识,以价值为导向,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一轮又一轮的浪潮中,从“芝麻企业”逆袭成“中国氟谷”,在李世江眼里,这个历程恰是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大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而与时代共振更是多氟多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今年的1月15日,多氟多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6.9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动力锂电池高端新型添加剂项目”“30万套/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配套项目”,全力逐梦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多氟多转型升级仍然在路上。
在互联网思维下,多氟多在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思考,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相信,在数字化转型和运营理念转型新的转型升级道路上,多氟多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一定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