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安全经纬/记者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
市安委会第四次扩大会议召开
“俺一定要让他站起来”
牛蒡地头话丰收
“到北山种地去”
省政府督导组
莅临沁阳督导安全生产工作
一位八0后女教师的坚守
焦作市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举报电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北山种地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我们两口退休后闲着无事,就到中站区龙翔街道的十二会村承包了5亩荒地种西红柿,现在正是上市的季节。”

  “俺在中站区龙翔街道的桑园村承包了8亩果园,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关键是能锻炼身体、修身养性。”

  9月22日下午,记者与中站区龙翔街道的负责人一起到该街道几个山村采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城里市民到山上承包荒地进行耕作。

  与记者说话的一个是刚刚从焦作矿山机器厂退休的工人张旺盛,一个是焦煤集团的退休工人刘志国。这两位工人退休后经常到该街道游山,发现山里的许多村民下山居住后留下了大片荒地和没人照看的果园,于是就试着以每亩每年20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

  他们告诉记者:“这里早晚温差超过10℃,土地富含硒、铁等元素,生产的蔬菜水灵、瓜果香甜。如今,山上许多村的年轻人定居市区,村里有房子、有荒地,承包土地价格又便宜,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十二会村作为该街道反季节西红柿种植的“宝地”,是山下市民承包土地的好地方。记者在这里看到,有3户市民在这里承包了村民的20亩土地,村民们免费给他们提供住宿,张旺盛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过去,他喜欢吃山上种的瓜果、蔬菜等。如今退休后,他和老伴住在山上,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有些收入,一举多得。如今,他正和村里群众商量如何创造优惠条件,让更多的市民到山上承包荒地。

  刘志国没有退休前在矿区搞科技工作,如今在山上种果树种出了名堂。他告诉记者,这里的山地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瓜果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及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来源于大自然的水土之中,这里的地质环境满足了瓜果的特殊需求,使得这里的瓜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形成名优特产,他风趣地称这是“地质农业”。他说:“地质农业就是根据地质状况种出相应的农产品。”据悉,目前,该街道的许多村正助推实施“地质农业”:一是引资兴建农产品冷藏库,疏通储存、运销渠道;二是科学规划调整种植结构, 扩大名特优农产品土地;三是请专家调配适合土壤的肥料,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随着一车车优质蔬菜、瓜果运往城区,该街道一度冷清的山村又热闹起来。据初步统计,市区目前有40多人在该街道承包荒地、种地耕作,住的是农家屋,吃的是绿色蔬菜、瓜果,昔日的荒山荒地在“地质农业”的召唤下成了“聚宝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