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焦作
城市水系提升焦作形象
“世纪工程”装扮美丽焦作
巨笔书写怀川治水文明
图片新闻
水生态保护修复看广利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景区为焦作旅游增辉
优化水资源配置看引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水资源配置看引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引沁灌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王屋山东侧和黄河北岸之间,是沁河自晋入豫的第一座大型山岭灌溉工程,全国大型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受益范围包括焦作孟州市、济源市和洛阳吉利区的15个乡镇、355个行政村,人口50余万人。该灌区始建于1965年,1968年通水灌溉。总干渠全长102公里,有干渠15条、加支渠16条、支渠138条、斗渠1243条,渠系工程长达2000余公里;中小型调蓄水库37座,蓄水池200余座,提灌站156座,机井1676眼,发电站2座。该灌区经过初创、扩建、配套、加固改善和节水改造,已形成一个“引蓄结合、以蓄补源、长藤结瓜、综合利用”的供水工程网络。近年来,该灌区以建设节水型、安全型、效益型、服务型、科技型现代化灌区为抓手,紧盯建设全国一流灌区的目标,加强以引蓄沁河洪水资源最大化、水的利用率最大化和整体供水效益最大化的“三个最大化”为要求的水资源保障,为灌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农业灌溉、工业供水、水力发电、生态补水、环境用水和养殖用水等综合水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引沁水电站前池。

  引 沁 摄

  引沁盘山渠。

  引 沁 摄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