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面推进平安示范区建设,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示范区近日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利用扁平化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合理划分网格单元,充实网格管理服务队伍,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力量,通过完善、深入、科学、系统的网格化建设,促进社会服务精细化、常态化、动态化,真正把服务民生、排忧解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落实到网格内。
示范区在李万、文苑街道的4个社区,按照属地管理、界定清晰、任务均衡、方便服务的要求,以每个网格300~500户为标准,合理划分社区网格;在农村按照村民小组划分网格。对网格的服务管理主要是人、地、物、事、组织。对人的管理包括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信访重点人员、流浪乞讨人员、违法犯罪青少年及其他重点人员,对人的社会服务包括流动人口、低保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残疾人等;对地的管理包括网格内各类场所;对物的管理包括水电气热设施、通信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危险化学品等;对事的管理包括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重大事件、重大案件、非法聚集活动、邪教组织活动、私搭乱建等“双违”行为和其他重要事件;对组织的管理包括已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未注册的其他需关注的组织情况。
该区按照“一格四员(管理员、协管员、警务员和监督员)”标准配备网格管理服务人员。网格管理员、协管员、警务员要当好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便民利民服务员、治安防范组织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采集网格基础数据,开展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各类合理诉求,收集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网格监督员主要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消费、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和现象进行监督,对农村(社区)“三重一大”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受理处置群众诉求。
该区网格管理服务制度主要有网格巡查制度、民情记录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四项。网格化管理服务实行信息收集、登记受理、任务派遣、服务办理、结果反馈五步工作法。推动网格管理服务手段主要是信息化:制订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工作方案;依托区、乡、村三级网上便民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搭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开发手机应用APP或分期分批为每个网格配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