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电商的促销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经常上网察看商品的价格,以便在“双11”当天进行网购。
“双11”火热的背后,商家“虚构原价”“假打折”等价格欺诈行为也成了网友吐槽的热点。网友【守望幸福】在焦作论坛发帖说,他想买几本书,平时也经常上网关注价格,本想趁着“双11”便宜入手,没想到进入11月份后,这几本书的售价突然提高了,商家通过“双11”活动打折后,竟然和平时上网购买的价钱差不多。
像网友【守望幸福】遇到的情况,不少网友也经历过。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心中不爽但不知该向哪里投诉。好消息是,日前,国家发改委针对电商交易价格问题印发了《网络交易价格举报管辖规定(试行)》。规定中明确,被举报的网络交易价格行为系电商实施,由电商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管辖;被举报的网络交易价格行为系平台实施,由平台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管辖;被举报的网络交易价格行为系平台和电商共同实施,由平台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管辖。
也就是说,规定试行后,网上购物遇上价格欺诈,消费者就知道应该到哪里投诉了。
“这个规定一出台,消费者网络购物更有保障了。”网友【安静】说。
网友【彼岸】说:“规定实施后,如果是平台设定的价格出现问题,就找平台所在地的执法部门投诉,如果是商家的问题,那就直接找商家所在地的执法部门投诉,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
另外,“双11”活动中,部分商家会拿出一些商品在网上进行秒杀,价格异常便宜,有些消费者想秒杀到这些便宜的商品,而自己又没有时间,于是“代秒客”应运而生。这些“代秒客”利用秒杀软件,为消费者抢购心爱的商品,同时收取一定金额的“代秒费”。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人都进行过秒杀,但成功率极低。
网友【冰悦】认为,秒杀其实只是一种宣传手段,为了吸引大量的人对商铺进行关注而已。网络购物想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贪小便宜雇用“代秒客”的行为就不可取,把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都交给他人,一旦账号被盗,消费者很难举证,将陷入维权困境。
“任何商家都不会赔本做买卖,消费者想通过网购买到非常便宜的商品,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心情自然就不爽。”网购达人【秋天】说,“现在网络购物已经非常成熟了,在网络购物的时候,要放平心态,想要花很少钱买很多东西是不切实际的。”
“网络购物越来越规范,国家对此的监管也越来越严了,国家发改委出台规定也说明了这一点,期待我们今后在网购时,权益能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网友【然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