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太行山上
卖菜时光
雪夜低语
盛有鸟儿的天地
云台赞
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力作
在梦想与现实杂交的土壤里垦殖
沁河滩,最后的芦苇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 民 / 似水流年
卖菜时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970年,我13岁,正上5年级,却摊了一件差事——卖菜。

  卖菜,现在看稀松平常,赖好是个人,只要情愿,挑担青菜街面一站,生意就做开了。那时,“革命”正热烈,连鸡屁眼都严加防范,怕生出“资本主义”,自家鸡蛋都不准变卖。可是,“革命”不顶饥,饭还是得吃。而土地也打别,不好好长庄稼,农人守着田园缺粮吃,得靠糠菜填补。城里人优越,国家供应粮食。可光吃粮也不中,还得配菜。于是,队里被获准种菜。菜农把菜园子打点得齐格整整,每天出产几百斤黄瓜、西红柿等青菜。公社说是“爱国菜”,允许卖给城里人,不算资本主义。

  拉菜进城,得走10公里路。出村一溜国道,一路漫下,几百斤菜一人拉车满行。可卖菜得俩人,一人揽客过秤,一人看摊收钱。一开始,派俩爷们,觉得浪费,便调换一妇女,还嫌浪费,只比爷们少记1个工分。最后换成小学生,一天能省7分——当时学校不上课,学生整天筛沙捡石子劳动锻炼,队长钻空子说通了校长。

  3个学生先后跟堂哥卖菜后,都没被相中。轮到我时,才卖一天,堂哥便找队长说:“叫我卖菜,就让小安跟车。其他娃账算不清,摊也看不住。不然,我没法干!”

  堂哥卖菜是行家,凭着能把死蛤蟆说活的嘴,菜卖得快,价格还高,队长不打他的别。从此,我跟堂哥度过了半年多的卖菜时光。

  卖菜使我走出乡村,涉足社会,时间虽短,但看到、听到和学到的东西可不少,堪为我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卖菜使我爱上了学习。

  当时,读书无用正盛行,学生娃比着不学习。我逮鱼掏蟹很在行,一让学习就挠头。但天生对数字敏感,没上学就喜欢查数。上了学,别人笔算半天的加减法,我脱口就出答案。尽管语文很差,但卖菜又不造句作文,只要心算既快又对。就是这点能耐,降服了堂哥。

  卖菜高峰期,顾客搅成团,堂哥砍价秤重,我脑眼手并用,既准确算账收款,麻利找零,又紧盯着不让一人“漏网”,不误一点事,没错一铺账,连买主都夸说我灵动。回队交账,更是钢刀利水,分厘不差,喜欢得会计嫂直想抱我,吓得我撒腿紧逃——她肚子恁大,听说装有地雷,怪吓人——后来明白那是怀着娃儿。

  菜倌当得好,村人都高看一眼,这使我觉出本领的重要。别人做不了的事,你做得了,做得好,你就出人头地,受人赞赏。可本领哪来?本领从知识来,而知识从学习来,可见学习很重要。过去竟把学习当儿戏,真是天大的傻蛋。从此,不管别人咋胡跑野窜,我都不放弃学习。中学上完种地那三年,也没断读书、看报、听广播积累知识,不想,还真派了天大用场——高考制度恢复时,做梦似的上了大学。

  卖菜使我开阔了眼界。

  卖菜使我有幸走进县城,见到了迥异的风景:路宽地平,楼高房大;汽车呼呼跑,火车鸣鸣叫;商店里百货琳琅,街面上人影密布,与贫寒寂寥的乡村比,县城是火热的天堂。

  卖菜摊不远处,就是火车道,长龙似的火车不住点“哐当”。心说爬着走就恁快,要是站着跑,还不飞起来?这念头,现在看幼稚,那时却很当真。城里人的衣衫,薄如蝉翼,透明似的,一走乱颤,仿佛那里是凉风之源。而村里,几百双滴血的眼盯着一个尿素袋抓阄。抓到了,缝裤子都不够,只好做裤衩,又紧窄得凸显着男性特征,一点不能穿。城里女人,大闺女小媳妇都打扮齐楚,青葱水嫩。那脸,犹红似白,一掐就能出水。走路,水上漂样,敏捷,轻盈,飘逸。说话,轻声漫语,吐气如兰。弯腰挑菜时,胸部露出深处的白细,身上逸出迷人的暗香,逗起无限想望。相比较,乡下女人再年轻,脸也黑乌疙皱,走路踢死驴,说话冲倒墙,少有温柔温存与温馨,似乎除了嫁人生孩子,啥都读念不懂……此前,曾想随大流寻个媳妇胡过一辈子拉倒,而感受了城里人的另类风采和生活后,竟心生不甘。尽管这是烂蛤蟆与天鹅的距离,但想望的种子一旦入心,终要发芽,它击退了几多登门说亲的媒人。同龄人都荣幸地找下媳妇,父母急得好言恳求,我终不肯驯顺。好像冥冥中有所期待,可期待啥?又有啥可期待呢?尽管四顾茫然,就范终觉憋屈。人说心高命薄,我认;说三伏天盼下雪,傻蛋一个,我不反嘴……然而,三伏天真能下雪!我竟等来高考,上了大学,不管找的媳妇咋样,庆幸的是绝无后患——我的同学或和定亲的村姑绝交,或和已婚的妻子“拜拜”,被手搅辫梢、泪流花花的女人当成陈世美告到学校,有的还因瞒婚被开除回家。

  卖菜教会了我做人。

  卖菜,纯是良心活。地里卸下的菜,不过秤直接装车,没有数量。市场上,菜价不是一天一个样,而是一会一个样。每天卖多少钱,无法定准,只有卖菜人说了算。当时,我和堂哥家都穷,谁都需要钱,说见钱不亲那是胡话。可我跟车第一天,堂哥就告诫说:“不该得的钱,一分都不能要,这是做人的气节!”我和堂哥卖菜,钱由我保管。队里批准每人每天七毛钱生活费,我俩宁肯少花一毛,也决不超花一分。哪怕今天花了6毛9分,那一分钱也要和其余钱一齐交账,谁也不去瞒昧一分,甚至连一丝这样的念头都不曾有。一天,堂哥家亲戚进城看病,买药差1块2毛钱,到菜摊找见堂哥。他先是不肯借,但看亲戚可怜,先打了借条给我,才把钱借走。回村交账前,堂哥直意还钱,可自家无法凑够,只好找亲戚挪借,不误如期交账……这事过去已40多年,每次想起,仍如在眼前。那时的淳朴民风、堂哥的正直守信令我受用不尽……

  尽管卖菜时间不长,收获却丰硕。它是我走向社会的启蒙,是我洞观世情、升华理念的窗口,又是我陶冶心智、铸造人格的淬炉……年逾半百,回首故往,真感谢那段可贵的卖菜时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