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赵永辉
对于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即将过去的2011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家担当着世界氟化工“领跑者”角色的化工企业,在度过自己10岁生日、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再次凭借着多年来执著于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成功布局新能源,打造锂电池全产业链,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12月21日,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探秘新能源锂电池的诞生过程。经过两道密封门,走进多氟多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真空世界:白色的墙壁、明亮的窗户、绿色的地板,恒温的空间里摆放着现代化的设备;身着白衣白帽、戴着淡蓝色口罩的工人在各个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别小看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高科技精密仪器,动辄就是几十万元、数百万元。单体电芯的铝塑膜全部从日本进口,每平方米80元。涂布工艺中用的铜箔厚度只有12微米,是人的头发直径的四分之一……”车间生产主管的讲解,让记者对配料、涂布、辊压、制片、装配、注液、化成、分容等锂离子电池工艺流程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多氟多将以新思维布局发展新能源,坚持创新发展,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以锂电为导向,以锂电材料为重点,最终形成锂电完整产业链,改变我国锂电现有的产业格局,让锂电走进千家万户。”陪同采访的多氟多公司董事长李世江如是解释多氟多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必须攻克两个‘倒三角’,一个是往上走,攻克电池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一个往下走,解决新能源产品的组合难题,真正让新能源造福社会。”
循着李世江的“倒三角”理论,记者决定到六氟磷酸锂的生产现场一探究竟。
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生产厂区,2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正加足马力生产。据了解,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主要原材料,设备要求高、工艺难度大,被日本、韩国等少数企业所垄断。为了打破这个高技术垄断格局,多氟多历时6年、投入4000多万元研发六氟磷酸锂,从6克起步,现在年产能已达到200吨。该产品应用于锂电池的电解液,可替代进口,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风险、高附加值产品。
在2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车间对面,一栋五层楼的高大建筑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根根粗细不一的管道,工人师傅正在紧张地进行焊接。“这是六氟磷酸锂2000吨生产线项目,目前设备安装基本完成,部分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四分厂厂长闫春生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控制系统完全由多氟多的技术人员自主研发并设计安装,共敷设通信线路10万多米,仅自动化控制点就有6000多个。
“这么多焊接点,质量咋保证?”记者走近一处管道焊接安装点问。
“每一个安装点、焊接点都要经过光谱仪检测,确保万无一失,并且每一个焊接点都有一张记录表,可全程跟踪。”闫春生的言语中带着一种身居行业领先者地位的自信。
说起创新,李世江坦言,新能源产业虽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其科技门槛相当高,如果没有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没有科学的产业链,没有与市场同步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10年来,多氟多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及循环经济的理念走在行业前列,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光伏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多氟多开发并掌握了氟硅酸钠法、氟铝酸铵法、黏土盐卤法、再生冰晶石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节能环保优势的冰晶石生产新工艺,是国内唯一拥有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优质白炭黑技术并产业化的企业;在硅材料开发中,多氟多正在进行单晶硅、多晶硅的前期研究,并进行了可行性认证。截至目前,多氟多已建立独立的锂电实验中心,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SEM、XRD、ICP-master、比表面积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分析检测设备,可对各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近年来,多氟多投入了3个1000多万元:1000多万元用于对六氟磷酸锂的技术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引进技术,1000多万元用于中试、小试生产线,总计科技投资近4000万元,为六氟磷酸锂和锂电池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锂电研发,锂电原材料是重点。多氟多不仅研究电解液,还将研究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源管理系统,最终形成锂电完整产业链。”李世江说。
在多氟多新能源产业园的道路两旁,由一个转动风叶和两组太阳能板组成的风光互补新能源锂电路灯尤为引人注目。“这是多氟多进军新能源产业的最新成果,不仅照亮了我们的道路,也是一盏指明新能源未来发展之路的明灯。”李世江告诉记者,风光互补新能源锂电路灯是通过风光互补新能源锂电储能系统,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在关闭设备的情况下,风光互补灯能持续照明6~7天。
新能源产品的整合高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下游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多氟多公司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列。
“多氟多将依托具有重大示范意义的风光互补路灯,从一幢大楼、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一座城市的完整新能源解决方案入手,把焦作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的新能源城市典型代表。”李世江说,“多氟多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锂电全产业链布局,目标是5年后年产能达到5亿安时,销售收入达到5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