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14岁的常少文躺在市中医院的病床上,稚嫩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悲伤,他希望自己的病能尽快地好起来。
常少文是我市修武县郇封镇人。他是家中的幼子,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因为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出生后的常少文一直被视为家里的宝贝疙瘩,非常受父母的宠爱。没料想,6年前,在他8岁的时候,家人发现他四肢软弱无力,刚开始是不能蹦跳,再后来发展成四肢萎缩不能行走。这可把一家人急得不行,父母先后带他到市里和省里一些医院检查治疗,没有明显效果后又到北京作检查,最后确诊是患了比较少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专家告诉其父母,这种病是一种疑难病,劝他们放弃治疗。悲观失望的母亲对未来生活失去了信心,回到家中选择了自杀身亡。
现在常少文家中唯一的收入仅是两亩耕地,还有年迈的爷爷有肺心病等疾病常年卧床。爱子如命的父亲在外债高筑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放弃对他的治疗。一周前,父亲带他来到市中医院治疗。经过口服中药和针灸治疗,常少文的病情有所好转。中医院内六科主任陈百顺等在为其治疗期间,发现他们生活十分困难,每天只靠吃好心人捐助的方便面为食。为了帮助常少文继续治疗,陈百顺除了带领本科室人员为其捐款外,还建议院领导安排其父子两人在医院食堂免费就餐。
据了解,根据常少文的病情,他的治疗时间将比较漫长,医院内六科医务人员捐助的1000多元钱仅仅是杯水车薪。常少文的父亲为此求助媒体,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尽早恢复健康。
上图 每每讲起儿子的病情,父亲总是心痛不已。 王龙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