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和各种机遇打交道中度过的。
等盼了十几二十几还是三十几年,不太好说准,总之,直到那个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父精母血才恰到好处地有了邂逅的机遇。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水乳交融,使这一个特定人的孕生成为唯一的可能。若换作别的时间和地点,即使是同样的操作,同样的孕生,却已不是这一个人,而是另一个别人。
一经呱呱坠地,婴儿便无师自通地抱紧母亲的乳房,像拼命抓牢长大成人的机遇一样,不管它是干瘪的,半天吸不出一滴乳汁,还是丰沛的,像汩汩甘霖无须吸吮就往外滋流,他不管这些,只认作那是赋予他生长机遇的根,谁也不能把这根夺走。吃饱了,他会嗬嗬地笑,那是对母亲的奖赏。吃不舒服,他怪狗样地嚎嚷,足令母亲心疼不已。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母亲愿剜下心头肉喂给那属于孩子的成长机遇。
孩子懂事了,要上学了,有了学好功课、实现理想的机遇。为怕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不管费多少心血,作多大难,小学、中学总想让他进最优质的学校,且不惜重金拜名师上这班那班来补灶加餐。高中三年很关键,父母是最忠实的机遇守护员,每顿饭都端到脸跟前,只差没喂到嘴里。而心又提在喉咙眼,先是怕他考不上本科,又怕考不上好本科,说穿了是太想让他考上北大、清华之类的重点大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不想往高枝上攀爬?直到盼来六月高考,有了出水再看两脚泥的机遇,而评卷先生的红笔最有判定的权力。
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可说有了一显身手干事业的机遇。人们大多视其为新的起点,从而倍加珍惜,乘势而上,用一心扑在事业上、勤奋敬业的新成绩,赢取声誉和信赖,从而体现人生价值,实现奋斗目标,成为机遇的幸运儿。
其实,人这一生,是不断等盼和抢抓机遇的一生,也是机遇期盼人能抓住它并且有所作为的一生。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怕没有机遇,就怕机遇来了,却没有抓住它的足够能力和充分准备,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溜之大吉。
同是婚配,别人生儿育女都很正常,我家十爷就不行。虽然娶了十奶,曾如十奶所说尽管夜夜也很忙活,头抵住墙把“功课”做得很到家,却因幼时下腹部被倭寇的枪弹击穿,虽然保住了小命,生殖系统却遭到致命的中创,以致面对太多的机遇,终没能力让十奶做一回真正的母亲。可见具有抓住机遇的能力何等重要!
同是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学富五车,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功成名就,成为抢手的栋梁之材。有的却一瓶不响,半瓶晃荡,学业平平,找个工作都难似徒手攀天。前者青灯黄卷,潜心攻读,把别人喝酒、品茶、聊天、逛街、打牌、下棋甚至谈情说爱的时间,都用在口诵心记、笔墨耕耘的潜心攻读上,用在孜孜不倦、三更眠五更起的默默钻研上,用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奋力拼搏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苍天不负有心人,他们驾驭了知识,知识给他们以能力,而机遇最青睐能力,心想事成,便如囊中探物。后者,考上大学像是苦大仇深者突然翻身得解放,扬眉吐气地伸着懒腰,在60分万岁低目标的鼓噪下,开始了极度懈怠的校园生活,仿佛要把12年寒窗苦读的憋屈怨气一泄尽净。课不想听,书不想读,字不想写,感兴趣的只是吃喝玩乐,痴迷于谈情说爱和网上游戏,视大好年华为东逝水,任其哗哗流淌,一点都不可惜。有的未毕业即出事,受到校纪甚至是法纪追究。有的虽勉强毕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只能看着机遇一拨拨擦身而过,急得瞪眼跺脚,却没一点办法。
机遇对人都是一样的,从不偏谁向谁。抓住它,说容易,那是易如反掌。说困难,可说难于上青天。决定的因素不在机遇本身,而在每个人自己。只有实力雄厚、准备充足的人,在机遇来时才能从容不迫,伸手就能紧紧抓住。而瓤里空虚、花拳绣腿、临时抱佛脚者,面对机遇除了望洋兴叹,怕是连半根稻草也难捞着。即使侥幸能捞个把机遇,也会因不能胜任而最终被机遇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