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薛彬是市中医院疼痛康复科的一名护士,虽然今年只有36岁,却已经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7年。在市中医院日前举办的静脉输液技能大赛中,她以两轮比赛一次扎针100%的成功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患者目光充满信任,是我这么多年做好护理工作的动力。”薛彬说。
随后,薛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刚走出校门,踏上护士岗位的一件小事。静脉输液扎针,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功。1997年,薛彬来到市中医院妇产科工作,每天跟着老师学习护理实践知识,看到老师每次给患者输液扎针时都能“一针见血”,她羡慕不已,便在自己的手上和脚上练习了很多次。一天,一位产妇需要输液,血管也很清晰,老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薛彬。“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我连续扎了两针都没成功。”薛彬说,当时,她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没想到,这位产妇不仅没有责骂和吵闹,反而微笑着鼓励她:“没关系,再试一次。”那一刻,她从患者的目光中看到了信任。
从那以后,薛彬暗下决心,一定要苦练护理基本功,用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痛苦。下班后,她在自己的手上和脚上练习扎针,认真总结经验。工作中,她虚心向老师请教,认真总结老师的护理技术和方法,并运用到工作中。如今,患者对她的技术和服务无不称赞。
“不管护理工作有多苦、多累,患者的一句谢谢、一个信任的目光,都能带给我无穷的力量。”薛彬感慨地说。